張學文:辨治慢性胃炎

國醫大師張學文教授(以下簡稱“張師”)是我國首批國醫大師之壹,陜西中醫藥大學第壹附屬醫院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後導師。張師從醫六十余載,德藝雙馨,治療各種疑難病、難治病療效頗佳,筆者有幸侍診左右,頗受啟發,獲益良多,現將其辨治慢性胃炎的思路及經驗介紹如下,以饗同道。
病位在胃,“毒邪”貫穿疾病全程
慢性胃炎是指多種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癥,多數患者尚無顯著癥狀,常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癥狀,如上腹隱痛、食欲不良、餐後飽脹、反酸、惡心等,嚴重者可見貧血、消瘦、腹瀉等。在中醫,根據主要癥狀的不同,可分屬“胃脘痛”“納呆”“胃痞”“嘈雜”“虛勞”“腹瀉”等範疇。其壹般預後良好,但部分患者後期可出現胃黏膜固有腺體萎縮和化生,繼而出現上皮內瘤變,易生癌變,故應重視。
張師認為本病病位在胃,與肝、脾密切相關,“毒邪”存在於疾病全程。《黃帝內經素問·經脈別論》雲:“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西醫器官“胃”是儲存、消化食物的地方,其分泌的胃腺具有將蛋白質初步分解成多肽的作用,張師認為西醫的“胃”與中醫的“胃”功能相同,而“上腹隱痛、食欲不良、餐後飽脹、反酸、惡心等”癥狀正是胃失和降的表現,故本病病位在“胃”。本病的發生大多因為現代都市人各種因素引起的過度精神刺激、饑飽失常、藥物損害、病菌感染等,情緒不遂常引起肝氣郁滯、氣機不暢,饑飽失常則常引起胃失和降、脾失健運,故疾病常與肝脾相關。“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黃帝內經素問·評熱病論篇》),現代生冷、辛辣、肥膩等可口飲食大量湧現,若存在肝氣不舒、脾胃不足的基礎,加之飲食不節,則常致寒、熱、濕、食等邪氣留滯中焦,日久因虛致瘀,因實致瘀,寒、熱、濕、食、瘀等邪氣郁滯日久,化毒化火,亦有毒邪來自於飲食直中於胃者,邪毒聚集日久,或生癥瘕,或灼傷胃絡而出血,則變證叢生。故張師認為肝氣郁、脾胃虛為本病的發病基礎,而飲食不節、邪毒內聚於胃則是發病的關鍵病因,毒邪存在於疾病全程。
來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