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系)慶祝成立60周年

 
 
“我們在壹天天的變老,而哲學系是壹直年輕的,未來的我們還會變老,只願我們能夠在不老的哲學系,更好的成長。”這句話或許是對60周年的人大哲學院最真摯的告白了。
  11月12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系)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在明德堂隆重舉行。中宣部、教育部、統戰部等領導嘉賓、人大哲學院(系)友、師生及各界來賓壹千余人匯聚壹堂,共同鐫刻人大哲學六十華誕的歷史印記。復旦、南開、北師大、中國政法等各校兄弟哲學院(系、所)發來賀電賀信,共同祝賀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建院(系)六十周年。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教授致辭,對哲學院在半個多世紀以來貢獻出的大量影響社會進程和學術發展的思想成果作出了高度概括與評價,並希望哲學院百尺竿頭更進壹步,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方針,在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征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姚新中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向與會的領導、嘉賓、院友表示熱烈的歡迎,並回顧介紹了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建院(系)六十年來取得的成就與輝煌。
靳诺书记向陈先达教授、张立文教授颁发哲学院终身成就奖
靳諾書記向劉大椿教授、郭湛教授頒發哲學院傑出貢獻獎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吳付來教授宣讀哲學院終身成就獎頒獎辭和傑出貢獻獎頒獎辭和名單。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教授向陳先達、張立文教授頒發哲學院終身成就獎;向傑出貢獻獎代表劉大椿教授、郭湛教授頒發哲學院傑出貢獻獎。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李景源教授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宣讀賀信。國外哲學系主任代表、牛津大學哈庫特教授發表講話。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王博教授代表兄弟哲學院(系、所)致辭,向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系)成立六十周年表示熱烈的祝賀。學院老領導代表、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馮俊發言,回憶了在哲學院工作的美好歲月,祝福哲學院明天更好。院友代表、院友會會長、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周文彰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萬千余名院友致辭,向培養他們成才的母校母院表達了誠摯的感謝和美好的祝願。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在校老教師代表陳先達教授,在校青年教師代表臧峰宇教授以及學生代表楊雅珺同學也在大會上發言,他們回顧了人大哲學系的光輝歲月,闡述了人大哲學精神,認為哲學總是依著青春的激情走向遠方。同時,他們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全體師生向與會的領導、嘉賓和系友表示熱情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誕生於新中國建立之初,自成立之日起,就匯聚了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重心的各類哲學人才,同時也為全國哲學教學與研究培養了大量人才,成為當代中國哲學教學與研究的“工作母機”。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舉辦六十周年院慶活動,不僅是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的壹大盛事,也是我國哲學界的壹大盛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北京大學哲學系等國內20多個兄弟哲學院(系、所)的負責人親臨大會。清華大學哲學系、南開大學哲學系、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等兄弟哲學院(系、所)發來賀電賀信,祝賀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建院(系)六十周年。
除慶祝大會外,11月10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哲學系主任高端論壇在明德法學樓舉行。本次論壇是“人大哲學60年”紀念周系列活動重要組成部分,以“哲學在當代世界:傳統與創新”為主題,旨在繼承哲學教育的悠久傳統,積極探索哲學學科在新時代中的創新之路。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以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夏威夷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倫敦國王學院,法國索邦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20所國際壹流大學的哲學系主任和中外相關學者齊聚壹堂,對哲學教育在當今時代的使命和責任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會上展示了賈才校友為哲學院(系)成立60周年書寫的書法長卷。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成立於1956年,前身為1950年成立的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基礎教研室和1952年成立的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教研室。1999年,宗教學系成立,與哲學系並稱為“哲學系宗教學系”。2005年5月依托哲學系宗教學系成立了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六十年來,人大哲學院壹直以厚重的現實關懷和深遠的哲學反思為特征,從昔日中國哲學教育的“工作母機”成長為今天享譽海內外哲學界的學術重鎮。60年來,人大哲學院不僅培育了眾多社會各界精英,出版了符合中國現實需要的哲學系列教材和諸多矗立在新中國學術之林的哲學力作,而且以哲學語言表達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這壹改革號角,完成了數量可觀的有深遠社會影響力的哲學課題。
  如今,人大哲學院已成為國內哲學院系中規模最大、學科配備最齊全、人才培養體系完善的哲學院系,擁有國家壹級重點學科和兩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是國家第壹批壹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國家文科基礎學科(哲學)人材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教育部“211”工程的重點基地和“985”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田澤驕)
來源:新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