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與時代——徐悲鴻主題創作大展

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思想的領航。習近平同誌指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引領時代才能走向世界。”基於此,由中國美術館、徐悲鴻紀念館主辦的“民族與時代——徐悲鴻主題創作大展”應運而生。本次展覽是國內外第一次圍繞徐悲鴻大型美術主題創作進行的全方位策展,也是徐悲鴻美術精品近十年來首次大規模地集中展示。

中國文化視窗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來參觀展覽的觀眾絡繹不絕,尤其周末時間中國美術館門前排起長隊,領票的觀眾勢都表示希望一睹大師的佳作精品,領略大師的精神世界。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表示:“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文化積澱著社會歷史的變遷。20世紀上半葉,一批胸懷報國理想的知識分子負笈西洋,尋求藝術真理。他們在中西比較的文化背景下,以中西合璧的理念創造新文化。悲鴻先生提出以西融中的主張,成為民族新文化的倡導者和創新者,並集美術家、美術教育家於一身,為影響後世的一代大師。”吳為山館長寫道:“今天,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民族與時代——徐悲鴻主題創作大展’將徐悲鴻作品中民族與時代的關系通過當代的新展示、新媒體、新方法、新載體的不斷傳揚與積極拓展,使‘悲鴻精神’的當代彰顯融入新的時代語境,增添了新的時代意義。”

展覽展示並梳理了徐悲鴻具有時代標誌性和歷史價值性的系列作品118件,分為三大篇章:第一篇章為“民族精神”,展出徐悲鴻《愚公移山》《田橫五百士》《徯我後》《巴人汲水》《保衛世界和平大會》《會師東京》等具有代表性的巨制;第二篇章為“圖稿敘事”,展出徐悲鴻為創作《愚公移山》等作品所繪的畫稿與素描,其中多件圖稿為首次展出;第三篇章為“家國憂思”,展出徐悲鴻具有民族象征意義的《馬》《獅》《鷹》等作品以及為系列主題創作而繪制的圖稿。

從神話故事到寓言象征到抗戰隱喻,再到民族精神,創作於20世紀40年代初的《愚公移山》以及抗戰系列作品是徐悲鴻藝術作品中飽含愛國精神與民族氣節的經典之作。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論及愚公移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寶貴財富。“愚公移山”在當今社會語境中,是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勁頭,是務實重幹、勇於擔當的時代使命,亦是在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此次展覽是對徐悲鴻藝術中愛國情懷的追溯,對愚公移山精神的傳承,對新時代民族文化的闡釋。徐悲鴻以愚公“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氣概鼓舞著民眾在國難岌岌之時堅定信念、心懷國家、爭取勝利,借古老的神話傳達著一個畫家對時代命運、國家興亡的關懷,用震人心魄的藝術語言、宏大的氣勢傳承著一個偉大民族堅毅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文化。
展覽展出至3月4日,呈現在中國美術館1、8、9號展廳。(逢周一閉館)

[中國文化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