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少數民族文化工作情況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民族文化事業發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和文化工作方針政策,近年來按照中央做出的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部署,自治區黨委、政府制定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區文化建設的意見》、《關於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意見》、《關於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幹政策意見》、《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意見》、《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實施意見》和《關於做強做大文化旅遊產業的決定》等一系列促進全區文化建設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小省區辦大文化”的目標要求,不斷推進民族文化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為全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一、“十一五”以來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成就和經驗
(一)民族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突破  “十五”以來,自治區實施了一系列重點民族文化設施建設工程,建成了寧夏圖書館、寧夏博物館、銀川文化藝術中心等一批標誌性文化設施,寧夏大劇院等現代化文化場館工程啟動建設。全區建有19個縣市區文化館、17個縣級公共圖書館、187個鄉鎮綜合文化站、 1010個村文化室、1000余個農民文化戶,新一輪文化場館設施改擴建工程已經啟動,回族聚居和偏遠地區的文化設施得到極大改善。各市縣還結合城市發展,實施了一大批文化特色街區改造和文化生態建設工程,極大地提升了城鄉文化內涵和品位。銀川市藝術劇院創作的大型回族歌舞劇《月上賀蘭》深受全國觀眾喜愛
(二)民族藝術創作展演成果豐碩  近年來,民族文藝創演成果顯著,湧現出了一批優秀文藝人才,新推出了一大批優秀文藝作品。大型民族舞劇《花兒》、《月上賀蘭》、大型民俗歌舞劇《回鄉婚禮》等劇目打磨提升完成,在區內外巡回演出,受到國家領導人和首都文藝界高度評價及觀眾的好評,被譽為是近年中國舞劇的新收獲。大型回族古籍巨著《回族典藏全書》,共搜集整理五代至民國時期的回族典籍,填補了我國歷史上無系統整理回族漢文古籍的空白,被專家學者稱為是“回族的四庫全書”。完成了國家“十一五”文化項目《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總目提要》中《回族卷》的編纂工作。成為回族文化研究和參閱的重要書籍。
(三)民族文化活動蓬勃發展  近幾年來,舉辦了三屆中國寧夏國際文化藝術旅遊博覽會,六屆中國西部花兒歌會,四屆國際剪紙藝術展等大型活動。舉辦了七屆全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組織參加了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自治區民委建立了12個少數民族文化聯系點和10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訓練基地,扶持少數民族文化創作,促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發展。2010年舉辦了與國家民委等部委聯合舉辦了全國第二屆少數民族戲劇會演,組織參加了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舉辦了中國(寧夏)首屆回族舞蹈、回族服飾展演活動。開展了開齋節、古爾邦節系列活動,開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動與服務,“清涼寧夏”、“湖城之夏”、“星海之夜”、“彩色周末”、農民文化節等為品牌的示範廣場文藝演出活動,帶動了全區節慶文化、廣場文化、文化下鄉等特色活動的開展,全區每年舉辦廣場文化活動1000多場,觀眾達到100多萬人次,豐富和活躍了各族群眾的文化生活。趕牛是寧夏南部山區回族群眾喜愛的民間娛樂活動,在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獲得一等獎
(四)民族文化產業規模效益顯著  自治區財政每年安排1000多萬元專項資金支持文化產業發展,重點扶持有發展前景和競爭力的優勢文化產業項目和產品。立足寧夏民族傳統文化,大力開展回族歌舞、宴席曲等民族文化產業項目的研究開發,產生了積極的市場效益。著力改善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和條件,扶持命名鎮北堡西部影城、中華回鄉風情園兩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銀川市塞上文化城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隆德縣楊氏泥塑等民間傳統文化產業項目開發步伐加快。結合旅遊業的發展,促進剪紙、編織等民族特色文化旅遊產品開發,推出了回族花兒歌舞劇《回鄉婚禮》、《西夏樂舞》等旅遊文化實景項目。
(五)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穩步發展  出臺了《寧夏回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辦法》《寧夏回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規。實施重點保護,申報確立了同心清真大寺等一批回族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經常性維修保護。申報建立了回族服飾、回族花兒、回族踏腳舞、口弦、穆民扇、張氏回醫正骨、回族湯瓶八診等40個國家和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並確定了傳承保護基地和代表性傳承人。積極開展對文化遺產的合理有效永續利用,建成回族博物館和各類行業專題博物館42座,並向社會免費開放。精心組織開展民族文物巡回展覽,極大地提升了民族文化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大力挖掘、整理和發展回醫回藥事業,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了《關於印發中醫事業發展規劃(2009-2015年)》及《關於促進回族醫藥事業發展的實施方案》,自治區還建立了回醫回藥研究機構,籌建回醫回藥博物館,回族醫院等,在挖掘、整理和發展回醫回藥事業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寧夏演藝集團歌舞劇院創作的大型回族歌舞劇《花兒》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六)對外民族文化交流日趨活躍  充分發揮地方文化資源優勢,積極實施民族文化“走出去”戰略。通過參加民族文藝會演,舉辦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等全國性的民族文化活動,在國內外舉辦“寧夏文化月”、“文化周”,接待國內外訪問、考察、會議等文藝演出,宣傳和樹立了寧夏社會經濟發展的良好形象。先後派出10多個專業、業余藝術團體和文博單位赴1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演出、展覽。同時引進國內外著名藝術團來寧交流演出50多場次,為寧夏的民族文藝舞臺增添了絢麗的色彩。其中《月上賀蘭》赴埃及、卡塔爾等國演出獲得巨大成功。自治區民委2008年組團參加了國家民委、香港特區政府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民族文化周活動”,向香港民眾展示了少數民族文化。  近年來,寧夏少數民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有利條件不斷增多,民族文化事業取得長足的發展,他們的經驗體會是:各級黨委、政府重視,是民族文化發展的關鍵;加大對民族文化建設的財政扶持,是民族文化發展的保障;大力宣傳民族文化,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是民族文化發展的力量源泉;創新思路、工作機制和方法,是民族文化發展的動力。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必須樹立和落實科學的民族文化發展觀,探索寧夏民族文化加快發展的新路子。
二、少數民族文化工作發展方向  寧夏民族文化的發展面臨著新的歷史機遇和挑戰,要深刻領會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國發[2009]29號文件,推動民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明年及今後一段時間。寧夏將積極推動以下工作:
(一)認真落實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意見》  2012年,將重點開展中阿文化交流活動、創建鞏固全區少數民族文化聯系點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訓練基地、扶持少數民族文藝創作及文化書籍的出版發行、舉辦全區少數民族文藝調演、舉辦開齋節古爾邦節慶祝活動、推進“優秀圖書進宗教活動場所工程”等9項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動,把寧夏的民族文化工作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
(二)進一步完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要整合各部門的資源,積極推進民族鄉村、社區綜合文化站(室)、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農家書屋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設,逐步提高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把各種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送到千家萬戶,不斷豐富少數民族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回族青少年在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享受優秀教育資源
(三)進一步加大保護和弘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工作力度  越是民族的東西,就越有特色,越有價值。認真開展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和文化遺存的調查摸底和整理發掘工作,實施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進一步加強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切實保護好少數民族文化瑰寶;以開齋節、古爾邦節節慶為平臺,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營造濃厚的民族傳統節日氛圍;廣泛開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宣傳普及活動,將普及活動與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相結合,打牢民族團結進步的思想文化基礎和精神紐帶;開展民族傳統文化、傳統體育進校園活動,讓青少年學生更多了解和喜愛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爭做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者。
(四)大力實施民族文化精品引領工程,進一步繁榮民族文藝創作生產  以“五個一工程”為導向,深入挖掘以回族優秀文化為主體的寧夏“九大文化”的豐富內涵,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突出現實題材創作,加大文化精品建設力度。實施民族文化活動品牌培育工程,進一步提升民族區域文化的影響力。策劃實施系列重大文化活動項目,創新活動內容與形式,推進活動科學設計和制度化安排,著力打造民族文化活動品牌。促進少數民族文化產品題材、風格和載體更加豐富,更為各民族群眾所接受、所喜愛。
(五)切實加大對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投入  積極爭取各級政府和財政部門逐步加大對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支持力度,鼓勵和扶持少數民族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充分發揮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優勢,鼓勵創辦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促進文化產業與教育、科技、信息、旅遊等領域聯動發展,建設一批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積極打造具有競爭力的少數民族文化品牌。
(六)不斷深化對外國尤其與阿拉伯國家的文化交流合作  借助中阿論壇、中國(寧夏)文藝旅遊博覽會等平臺,促進優秀文化品牌和藝術精品“走出去”,做好國外優秀文化“請進來”的工作,進一步拓展寧夏與對外文化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特別是將寧夏少數民族文化的優秀成果向推向國外,通過展演、訪問、交流,充分展示以回族為主體的多元文化和藝術成果。
來源:文化宣傳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