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進入”免費時代” 吸引觀眾必須提升”用戶體驗”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博物館總數已達到4510座,且仍以每年300個的速度激增。然而,目前國內博物館資源的利用率並不高,每年接待觀眾的總數約7.2億人次,也就是說,每位平均近兩年才進一次博物館,而一些歐美國家的居民,平均每年要走進博物館三到五次。怎樣才能吸引更多人走進博物館? 這是博物館面臨的現實命題。

國家文物局專家庫成員、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主任陸建松認為,過去,大家把博物館當倉庫、藏寶場所,比的是誰征集的文物多,誰的館藏更豐富。如今,博物館已進入免費參觀時代,面臨著社會環境以及觀眾群體的改變。在此背景下,博物館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提升“用戶體驗”。

如若展陳手段老舊,觀眾看展品會覺得累

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石渠寶笈特展”舉辦2個月,其間每天客流爆滿,觀眾要看一眼 《清明上河圖》,甚至要排隊6小時;

去年年底,上海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學術研討會,80個旁聽席位半天內被全部搶空……一系列指征顯示,公眾對於博物館是有需求的。但是,不少博物館卻依然門庭冷落甚至陷入空關的尷尬境地。原因何在?

陸建松給出的答案是:缺乏服務意識,沒有考慮到“參觀體驗”。

網上不少觀眾吐槽博物館不夠貼心,參觀起來覺得累:看一次展覽要走不少重復的路,藏品標牌上都是生僻字,展櫃太大展品太小等。“最常見的方式,就是一件文物加一塊牌子,上面只寫了名字和出土時間地點。信息量太少,很難喚起觀眾對歷史的想象,更別提感染力了。”陸建松直言,這樣的用戶體驗,誰還願意來第二次?

“策展是考驗人文素養的設計。”陸建松以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為例,這裏舉辦的每一個展覽,前期的研究至少要花費1年時間,策展人的能力體現在既能搜羅藏品信息,又能利用這些信息講述好故事。而到具體布展環節,還需要博物館設計部門與策展人協作。設計部門做出平面圖,標出每件展品的位置,包括展品是否需要玻璃罩、展覽空間如何布局等,再交由策展人定奪。燈光師也要與策展人商量亮度、燈光效果等細節。“文物應該被尊敬。布展是讓觀眾與展品相遇時,能夠充分欣賞到它的美麗與價值。”在陸建松看來,當前中國博物館發展太快,卻不太註重研究;展覽做得很淺,給觀眾帶來的體驗也就淺了。

如若教育項目單一,便會缺乏精準覆蓋

在博物館發展歷史中,教育功能被越來越重視。2015年,我國博物館行業第一個全國性法規文件 《博物館條例》 正式實施,“教育”兩字被提到博物館三大功能的首位,這意味著博物館在公共教育上將肩負起更重要的使命。

在把博物館辦成青少年的大課堂上,國內有些場館已在嘗試。以上海為例,全市中小學生只要憑借電子學生證,便可免費進入全市50家博物館參觀。市文物局還同市教委建立了信息溝通平臺,每月底將各博物館的刷卡數據信息分別反饋給館方和校方,便於博物館紀念館更好地為中小學生提供參觀的便利和服務。不過,在教育資源的配備上,國內的多數博物館並不充足,比如:覆蓋面窄,內容單一。而在一些發達國家,博物館的教育活動已經走上了分眾化的精準路線,幾乎涵蓋了全年齡段。以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為例,這裏的教育活動包括家庭教育項目、教師項目、闡釋性媒體項目、學生項目、成人教育項目等等。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經常可以看到叼著奶嘴的幼兒在展廳裏玩拼圖和色彩遊戲。業內人士認為,博物館應該培養孩子們對美的觀察和理解能力,這個過程正是與這些小觀眾建立精神上的情感紐帶。

“展陳手段老舊、教育項目單一的背後,其實是國內博物館專業人才的匱乏,這已成為制約國內博物館發展的一大瓶頸。”博物館學研究專家施彤認為,高校是博物館專業人才培養的主陣地,雖然全國約有30來所高校設立了博物館學專業,但課程設置大多數是歷史學、考古學、文物學、博物館學、文物保護的綜合。真正以博物館知識體系為主體的只有十幾所大學,這些學校每年畢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加起來還不到300人,而國內每年新增的博物館就有300個。“現在博物館人才‘哪方面都缺’,尤其是新建的博物館。”施彤感嘆,有些博物館實在沒辦法,只能找些不相幹的人來參與日常運營,這顯然難以適應我國博物館提升專業化水平的要求。

2016年05月18日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