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昆劇藝術節開幕

新版昆劇《白兔記》由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王芳、趙文林主演,通過《養子》、《送子》、《出獵》、《回獵》、《相會》五出戲,講述了劉知遠與李三娘悲歡離合的故事。曲折的劇情和優美的唱腔牢牢地鎖住了觀眾眼球。
中新網昆山10月12日電 (黃瑩)12日晚,匯聚海峽兩岸力量共同打造的新版昆劇《白兔記》拉開了中國昆劇藝術節的序幕。

中國昆劇藝術節是一項全國性的昆劇展演活動,是全國昆劇藝術創作成果階段性的集中展示,每三年一次固定在蘇州舉辦。

新版昆劇《白兔記》由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王芳、趙文林主演,通過《養子》、《送子》、《出獵》、《回獵》、《相會》五出戲,講述了劉知遠與李三娘悲歡離合的故事。曲折的劇情和優美的唱腔牢牢地鎖住了觀眾眼球。在臺灣藝術家們舞美及燈光的特別處理下,借用科技把舞臺氛圍營造得美輪美奐,震驚了年輕觀眾感嘆“太美了!”

“這部昆劇從2000年就開始著手創作,原版曾赴臺灣演出,取得了超乎尋常的反響。新版是從去年開始復排,更具鮮明的南昆特點,唱念做舞更精彩,故事架構也更緊湊和圓滿,現代化的舞臺燈光藝術效果更是為演員表演增色不少”主演湯池蓀介紹,“在傳承傳統藝術的基礎上,不斷提煉和創作,讓昆曲有了更強大的生命力”。

    12日晚,匯聚海峽兩岸力量共同打造的新版昆劇《白兔記》拉開了中國昆劇藝術節的序幕。

 

文化部副部長董偉表示,包括昆曲在內的民族戲曲藝術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出更多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2001年,昆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昆曲的完整傳承與繁榮發展體現了一個民族生命記憶和活態基因。如今,《國家昆曲藝術搶救、保護和扶持工程實施方案》已頒布十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昆曲保護專項資金達7500萬元。中國昆曲博物館累計征集各類珍貴昆曲文物史料7000余件。全國七大昆劇院團累計恢復排演並錄制了優秀傳統折子戲200出,5000余場公益演出與公益活動惠及群眾75萬人次,共計赴海外進行演出交流活動近700場,演出足跡遍布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悉,本屆戲劇節上全國7大昆劇藝術院團,3個戲曲院校,及2個來自寶島臺灣的昆劇團等13家演出單位將在蘇州6大劇院上演17臺優秀昆曲劇目。劇目題材豐富,形式多樣,不僅有改編的傳統經典如《墻頭馬上》、《水泊記·閻惜姣》,還有新編歷史劇如《董小宛》、《曲聖魏良輔》等。

值得一提的是海內外廣大昆曲愛好者組成的各類昆曲曲社也將雲集蘇州,在一年一度的蘇州“虎丘曲會”上鬥技,一爭高低。

此外,昆劇節期間還將舉行《國家昆曲藝術搶救、保護和扶持工程十年成果》新書首發式暨第三屆“名家傳戲——當代昆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收徒儀式、第七屆“昆曲學術座談會”等活動。

來源:中國新聞網